四川桃树苗真菌性穿孔病症状与防治方法
四川桃树苗真菌性穿孔病是什么症状?真菌性穿孔病该怎么预防?桃树苗真菌性穿孔病不仅危害桃树、李树还危害樱桃苗、杏树等果树,穿孔病还分为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。
四川桃树苗今天小编主要讲解桃树真菌性穿孔病症状到防治方法。大家一起来看看吧! 真菌性和细菌性穿孔病在我国桃区普遍发生,是桃树、李树等果树主要病害之一。寄主有桃、油桃、杏、巴丹杏、樱桃、梅、李、桂樱等果树。
【症状】
四川桃树苗真菌性穿孔病为害叶片、花果和枝梢。叶片染病,病班初为圆形,紫色或紫红色,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,直径2-6mm,后变为褐色,湿度大时,在叶背长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子实体,有的延至脱落后产生,病叶脱落后才在叶上残存穿孔。花、果实染病,果斑小而圆,紫色,凸起后变粗糙,花梗染病,未开花即干枯脱落。新梢发病时,呈现暗褐色,具红色边缘的病斑,表面有流胶。较老的枝条,由于病原菌的作用,形成瘤状物。瘤为球状,占枝条四周面积1/4~3/4。在较细的枝条,直径5mm,较大的枝条可达Icm。
【病原】
病原菌有多种。
1、嗜果刀孢菌属半知菌类真菌,子座小,黑色,从子座上长出的分生孢子梗丛生,短小;分生孢子长卵形至梭形,褐色,具1一6个分隔,多为2~3个,菌丝发育适温19~26℃,最高39-40℃,最低5~6℃。
2、核果尾孢霉属半知菌类真菌,属子囊菌类真菌。分生孢子梗浅榄褐色,具隔膜1~3个,有明显膝状屈曲,屈曲处膨大,向顶渐细,分生孢子橄榄色,倒棍棒形,有隔膜1~7个,。子囊座球形或扁球形,生于落叶上,子囊壳浓褐色,球形,多生于组织中具短嘴口;子囊圆筒形或棍棒形,子囊孢子纺锤形。
【发病规律】
以菌丝体在病叶或核植病组织内越冬,显春气温回升,降而后产生分生盘子,借风雨传播,侵染叶片、新精和果实。以后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。病菌发育温限7~37℃,适温25-28℃,低温多雨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。
【防治方法】
1、加强桃园管理。桃园注意排水,增施有机肥,合理修剪,增强通透性。
2、药剂防治。落花后,喷酒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%甲基硫菌灵超激可湿性荷剂1000倍液、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~800倍液。 上一篇:四川桃子苗种植如何防治病虫害? 下一篇:四川桃子苗基地苗农分析果树苗木栽种受损的解 返回列表